从涨跌情况去看,下跌省份数量较多,集中在华中、华南部分省份以及华北的山西、河北。上涨省份主要是西北地区的陕西和甘肃。整体市场呈现出局部地区价格波动,多数地区价格平稳的态势。
短期内,西北地区的陕西和甘肃可能继续维持上涨趋势,因为一旦价格上涨趋势形成,在没有重大市场因素改变的情况下,养殖户可能会惜售,逐步推动价格上升。但随价格上涨,可能会吸引周边地区生猪调入,抑制价格过快上涨。华中、华南部分价格下降的省份,短期内价格可能继续承压。养殖户可能会加快出栏节奏,避免价格进一步下跌造成损失,这会导致市场供应增加,使得猪价继续下滑。但当价格跌到某些特定的程度,消费端会因价格上的优势增加购买量,从而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。华东、东北、西南以及华北、华南部分价格平稳的地区,在没有重大政策调整、疫病爆发或极端天气等情况下,猪价大概率会维持当前的平稳态势,市场供需保持相对平衡。
长期来看,随着秋季的到来,天气逐渐转凉,猪肉消费可能会有所增加,特别是一些传统的肉类消费旺季(如中秋、国庆等节日)临近,对猪价会形成一定的支撑。但目前整体经济环境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恢复情况,也会对猪肉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。如果经济复苏没有到达预期,居民消费意愿不强,猪肉需求量开始上涨可能有限。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,如果当前的养殖利润不能吸引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,未来一段时间生猪存栏量可能不会大幅度的增加。但如果部分地区猪价下跌导致养殖户亏损严重,可能会减少养殖量,进而影响后续的生猪供应。此外,疫病防控情况也是影响生猪供应的重要的条件,如果出现大规模的疫病,将会对生猪存栏和出栏造成严重影响。
长期内全国猪价可能会在一定区间内波动,不会出现大面积上涨或下跌的情况。但不排除部分地区由于供需结构的调整,会出现区域性的价格涨跌差异。
上一篇:华统股份:7月生猪出售的收益336亿元 同比下降2491% 下一篇:四川省农业村庄厅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